我参加和Limmer、摇摇一起的周复盘刚好 7 个月时间,一共 29 期。在此之前,我从 2021年8月16日开始在公众号上更新个人的结构性周报,不过经常经断更,好几周才写一期...
我参加和Limmer、摇摇一起的周复盘刚好 7 个月时间,一共 29 期。
在此之前,我从 2021年8月16日开始在公众号上更新个人的结构性周报,不过经常经断更,好几周才写一期,复盘的形式也不断变化,从写阅读感受到用各种框架来审视自己的一周。除了周报外,2023年尝试用表单的方式,结构性梳理一周,表单也更新三版。
不过这两种都是单向的,记录表达了就结束了,公众号被评论的时候,会再回顾一遍。
加入「豆摇峰」周线上视频复盘后,维度大大增加了——表达的维度由只是简单写到写+讲+讨论问题+即时性,同时能够看到不同角度的朋友复盘,Limmer和摇摇我们都不是一个领域,看到最真实最一手的同志们的一周复盘,视角拓展,还感觉到 1+1+1>3 的感觉。
随着复盘习惯的固定,我把结构性的复盘放到了三人一起。公开的写作领域更自由更发挥。
很多有趣的灵感也在交流的过程中迸发:建立主页、相互评价、积极反馈,到最近申请域名做网站。如果是自己,肯定不会迭代这么快,也不会有这么多想法的落地。
交流的时候必须自己说话,「说话」要比单纯在心理想更能够刺激大脑,更多和朋友聊天,更多次 提到想法、观点、经历和故事,记忆力也增强了。
同时,自己说东西,相当于把「思维方式」「个人知识」拿出来晒晒——货架上的食物过期就发霉发馊,人的观念想法也会变质,但因为没有「指标」可以检测,且自己还总护着自己,所谓的「自尊心」,所以脑子就可能保存这种「变质」「过时」的东西好久。
说出来,朋友可能看到它过期了;当然写出来也可以。
一来一回的讨论交流,像是打网球🎾,会「扩散刺激」,为了听懂或解释清楚,会「扩散激活」自己其他的想法。就像和真人打球的时候,会锻炼到特别刁钻的角度和位置 ,而自言自语自我反思就像和发球器或者对墙打,路线自己大都能够预判,也不会特认真。
三个人的 POV(point of view)能想得更全面,我们仨恰好不同专业、不同类型工作,能够获得多两个视角。
同时,还能让两人从他们的视角给自己反馈(人很难深入全面认识评判自己,因为再好也不能把这个嵌入基因🧬传下去,但观察同伴的反应,察言观色,再做出相应的反应,能够提高自己这一代的生存概率,所以我们对别人的观察更敏感)。
(以上为看到Limmer微博有感而发)
定时间定内容定形式,一周的阶段性线上见面,让我的生活更有规律感,过去的半年留下了很多时间戳。同行的朋友约定的活动,也像是外置的一种「脚手架」,不过相比其他硬性的工具,更灵活更激励。
「豆摇峰」 周见面,充能站。
每周复盘活动起源于一年前的读书小组,最初由Limmer同志提出,当时仅有我们两个参与,相互分享了过去一周的思考、行动和体会。三个月后,白豆同志加入了我们的行列。在这一年中,复盘的形式和内容经历了多次演变和优化。目前,我们的复盘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,包括但不限于: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技巧、读书的心得体会、身体状况的自我观察、个人成长和自我反思,以及对每周任务的回顾与未来规划。
拖延的问题由来已久,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能在截止日期前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任务。这种心理导致了"白天串门子,晚上缝裤子"的情况,白天虽然在做其他事情,但心里总是挂念着未完成的任务,结果是玩也玩不好,工作也做得草草了事,需要更多时间来优化更改。
另外,我还存在一个问题,希望自己掌握所有的工具、技巧和知识。这导致精力分散:在阅读文献时,遇到不懂的东西,即使与主线任务关系不大,我也会去查,然后埋头进去,最后忘了自己为什么要开始这件事。享受新手期的红利,自以为掌握了很多知识,但实际上却总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。
这些问题亟需解决。在与Limmer讨论的过程中,他给了我很多建议,特别有收获。设定检查点,每周回顾自己过去一周做了哪些事情,就像嗑瓜子一样,看到自己产生的那么多瓜子皮,以周为单位,看看自己磕了多少瓜子,完成了多少任务。
看到白豆同志的一篇公众号"exploit it or explore"也让我很有启发,发现很多问题是大家共有的,那为什么不一起来探索呢?我们处于不同的行业,见识不同的人和事情,正好可以开拓视野,一起讨论一起学习,何乐而不为呢?
由此,我们开启了长达一年的复盘活动。
在复盘的过程中,我遇到了很多问题,和之前提到的一样:
这些问题让我一度想退出,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。特别是Limmer,他是一个非常严格且直言不讳的同志。每次开始复盘时都感到非常痛苦,不知道该写什么。其他两个人分享的内容非常丰富,自己却不知道该怎么做。
这就是我复盘行为的开始,但是在他们两个的分享中,我又确实收获了好多东西,而且遇到的问题都是我需要改的问题,在这里能得到改变的机会和方法,也就这么开始起来了。
最开始的时候,我们选择事无巨细地把自己写好的复盘完全展示出来,分享自己读了什么书,书里的内容是什么,工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。然而,这样的方式效率较低,一个复盘可能需要两个小时,因为我们要讲解已经在文本中写过的内容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复盘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。由于三个人的思考模式有所不同,我们设定了一些共同的话题来探讨,并且加入了每个月一次的主题分享。这不仅是扩展知识面和视角的好机会,也提高了我们的讨论效率。
复盘行为不仅包括在一起讨论的这一个小时,我们还尝试在事前阅读每个人的文档并给出评论。这种优化使得每个人都能抓住别人的重点,让讨论更加有效率,并且知道问题出在哪里。
关于每周任务的细化,在复盘开始的时候,每周任务列出来总是太笼统,出现了和之前一样的问题,只是大概知道应该做什么,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做。做一件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一件大事变成很多件小事,这是一个有正向反馈的方式,让你知道你确实走在正确的道路上。
就像打游戏一样,设置好一个检查点,也可以避免注意力分散的问题。大家看不一样的书,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,最近感受比较深的是Limmer分享的一本任正非的讲话,"每个人的精力有限,不可能成为每个行业的专家。"合理地安排任务,关注主线,关注当下,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。
在分享工具方面,白豆提供了很多好用的工具,比如kimi、anki、claude3,这些工具对个人完成项目有很大的帮助;另外还有一些实体工具,比如白板和备忘录。
其他的还有书单,我目前微信读书书架上的内容基本都是他们读过推荐的书。关于这一点,我其实有思考过既然他们都读过了并且分享过了,那我还有没有必要再读一遍。但是,有一些内容因为阅读者的视角和知识领域不一样,肯定会有不同的收获,所以我还是选择再去读一遍。这样省去了在读书商城屎里淘金的过程(很痛苦)。
可能会考虑一起来完成共同的项目和任务